為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,各國思考以氫能取代化石燃料,台灣也有相關規劃,亞太永續博覽會722日舉行「第二屆氫能論壇」邀請專家分享各國氫能動態,其中提及藍氫雖仍會排放二氧化碳,但成本僅約綠氫的18,但以各國計畫來看,多是藍氫先行後,再透過各種技術降低綠氫成本後加大綠氫比率。

聯華林德氣體集團總監許正瀚表示,若以再生能源每度5元計算,則每立方公尺的綠氫成本將達25元,相較藍氫成本的3元至4元高出許多。Pace CCS創辦人Mattew Healey說,許多產業有燃料需求,希望透過燃燒後成為水的氫能取代,雖然綠氫很好,但價格昂貴、也不是隨時可產製,因此可以先透過藍氫供應所需,並把綠氫當成如儲能一樣提供給需求端。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萬皓鵬則預估2050年時有75%氫氣進口、25%自產,並且部分要製成「氨」形式供電力使用。經濟部工業局主任秘書周崇斌則表示,台灣十分重視氫能,經濟部已成立氫能推動小組,並每周盤點供給面、需求面,但仍需要產官學合作,才能更加推廣氫氣應用。

資料來源
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30722002471-260405?chdtv